针对煤矿用液压支架设备大修的具体要求:
解体前清洗:
支架在解体前,必须使用专用清洗设备或高压水枪进行全面清洗,去除表面的煤渣、积垢、油污等杂物,确保清洗彻底,无死角。
解体与专用工具:
解体过程应使用专用工具,遵循既定的拆卸顺序,逐步拆卸液压支架的各个部件和组件。
记录拆解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,保留相关的拆卸顺序和技术资料。
防腐蚀防锈处理与喷漆:
支架总装前,需对所有结构件进行防腐蚀防锈处理,确保处理达标ST2。
防锈处理后,进行喷漆防腐蚀处理。各构件表层先涂防锈处理底漆,千斤顶涂为红色,其它部分涂为白色,以便于识别和区分。
整型要求:
对顶梁、掩护梁、护帮板、底座、侧护板等变形部位进行整型。
整型后的构件,在任一规格上的大磨损不能超出1‰,平面上出现的凹痕总面积不超过1cm²,深度不超过2mm;凸出来总面积不大于1cm²,高度不大于1mm。
主体结构件整型与抗压强度检定:
对主体结构件进行整型,特别是受力较大的筋板、耳板等部件。
整型后,应制定可靠的修补加工工艺,并进行抗压强度检定,确保修复后的部件符合设计要求。
侧护板整型与垂直度要求:
侧护板整型后,侧边与上平面的垂直度不能大于3%。
侧护板应伸缩灵敏,锁定活动侧护板后,侧护板与顶梁总体宽度应低于设计总宽上限。
支架推移杆与滑道处理:
支架推移杆出现毁坏、形变时,应拆换新件。
滑道应全部拆换处理,推移框架两边结合处修护后,不可减少总体抗压强度。
导向座有受损时,应整体性拆换导向座。
大立柱管路要求:
大立柱所用到管路长短适度,不可弯折过大,以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。
底座与安全使用:
底座用作打单体调架安全使用,具体位置参考已更新改造支架的具体规定。
千斤顶与液压密封件处理:
支架全部千斤顶均须开启对液压密封件进行拆换。
需要对全部光柱做好电镀工艺处理,活塞杆如有麻点、生锈须对其做好镀铬处理。
销轴、千斤顶毁坏、缺料、生锈严重达不到安全使用规定的应做好拆换,拆换的零配件材料及机械性能不大于原平面设计图标淮。
底座推移油缸盖板与卡槽处理:
底座推移油缸盖板必须全都补足,以确保油缸的正常运行。
推移油缸卡槽需要加固处理,以提高其稳定性和耐用性。
高压胶管与阀锁类拆换:
支架所有高压胶管、阀锁类需全都拆换,以确保液压系统的密封性和稳定性。
各种高压胶管接头与原有千斤顶、阀锁和管均能配套使用,以确保系统的兼容性。
电焊焊接修补要求:
凡经电焊焊接修补的零部件,其对接焊缝应符合标准MT/T 587的要求。
支架整修及修补用料应不大于原支架构造材料,以确保修复后的支架符合设计要求。
活柱、活塞杆修复标准:
对于轻度磕伤、刮伤等符合标准MT/T197-28《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》规定的活柱、活塞杆,简单修补后即可应用。
对于不符合上述标准、有影响使用的磕伤、刮伤、锈点、起小泡等缺陷的活柱、活塞杆,要退镀并重新电镀。
对于弯折或生锈比较严重的活柱、中缸、活塞杆等零部件,可采用车小外圆的办法修补,大允差≤2mm,并配非标准导向套;若直径车小2mm后仍不能达标性能需要的,则报废处理并补制新件。
缸体要求:
缸体不可有裂缝,缸体端部的螺纹、环状槽或其它联接位置必须完整无损。
管接头不可形变,其它配合尺寸还应确保满足交换拼装规定。
阀的动作要求与支架总装:
各种阀在额定工作压力下应动作灵敏、位置精确,不能有卡阻状况。
修补后的阀必需能当场装配对接适合,保证当场一切正常使用。
支架总装后,动作应灵敏且无憋卡现象。
验收标准:
支架整架修复后,必须达到《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》规定标准。
进行全面的验收工作,确保液压支架达到安全和性能要求。
煤矿用液压支架设备大修的具体要求涵盖了清洗、解体、整型、防锈处理、喷漆、千斤顶与液压密封件处理、高压胶管与阀锁类拆换、电焊焊接修补、活柱与活塞杆修复、缸体要求以及验收标准等多个方面。这些要求旨在确保修复后的支架符合设计要求,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于煤矿生产中。